创建绿色矿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阳新县紧紧围绕生态发展和绿色矿山创建,全面进行矿山整治、整合、矿权推进等工作,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
一是一手抓矿山关停整治,一手抓矿山整合及矿权推进。自2016年以来,阳新县对露天采石场一律进行关停整治。阳新县委县政府严格遵照市政府《关于推进露天采石场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按照既定原则和标准,切实加大不符合环保督察要求的矿山关停与整治、整合工作力度。
除深加工露天采石企业外,全县露天采石场保留矿权数量由89个压减至45个,再压减至20个,并进行全面关停整治。阳新县露天采石场资源整治关停后,全面开始进行新一轮整合。并强力协调国土、林业及有关镇区机关加大矿山整合力度。
在各单位齐心协力之下,历经关停整治、整合、资产评估、矿权推进等,最终实现绿色矿山创建。截至目前,市政府已投放矿权12个。基本具备招(投)拍(卖)挂(牌)的有4个。已经完成矿业权设置及风险评估资料的有3个。
二是加快推进资产评估,探索多方合作机制。自2018年6月全县启动露天矿山资产评估试点工作以来,在阳新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国资局会同矿投公司(矿管办)积极协调相关成员单位、镇区、评估机构和试点企业,稳妥推进资产评估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阳新县还助力华新原材料供应建立矿山合作基地,初步与军山等民营企业达成深层次合作协议。此外,矿投公司(矿管办)还探索多方合作机制,确保重点工程石料供应。
近几年来,阳新县周边公路、铁路相关重点项目多、规模大、社会关注度高。特别是由于阳新县及周边地区石料厂因环保整治、市场整合,大多处于关停状态,建筑石料供应严重紧缺,价格暴涨,难以满足工程需要。
根据市政府关于所有露天采石场纳入国有平台分级管控的要求和“政府管控、国有主导、市场运作、管理规范”的原则,阳新县矿投公司(矿管办)结合全县矿权推进情况,积极开展矿山合作。截至目前,已达成矿山合作意向,正在签订合作协议的矿山3个。近段时间,市交投、县矿投公司(矿管办)多次沟通、协调、现场踏勘,最终确定与县内现有矿山企业滑石东山采石场进行合作,该矿区新矿权正在审批当中。新矿权审批下来后,预计可以形成每年500万吨稳定砂石骨料供应能力,基本满足阳新县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的需要,有效解决武阳一级路项目、武穴大桥项目等阳新县重点公路、铁路、桥梁建设项目石料质量难以保证、供应紧缺、价格波动较大等难题,同时也推动了阳新县矿区申报的进度。
三是抓紧开山塘口生态修复,切实做好“带路”人。开山塘口治理和生态复绿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沿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阳新县积极参与,稳步推进,坚决把塘口修复作为矿山开采恢复的最后一个关口,大力实施开山塘口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目前,长江阳新段共有21家开山塘口需修复治理。这些开山塘口涉及4个乡镇,其中源口镇4个,黄颡口镇4个,富池镇10个,枫林镇3个。开山塘口需治理的矿区面积1963.35亩,削坡清方87.77万立方米,挡墙4199.02米,土壤整治65万平方米,植物绿化243.54万平方米。
2019年3月10日,阳新已完成14个开山塘口工程招投标。2019年5月28日前已有11个开山塘口修复治理工程进场施工。2019年6月10日源口镇4个开山塘口完成工程招投标。2019年6月20日前,剩余10个开山塘口修复治理工程施工单位全部进场,2019年7月10日前,工程监理全部下达了开工令。
截至2019年8月20日,21家需治理修复的开山塘口,除黄颡口的青龙石材已自然修复、富池富巢碎石厂由武穴大桥压覆修复和娲石、华新水泥自主修复外,其余17个开山塘口治理修复工程在稳步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