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助推全省绿色转型发展,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聚焦臭氧和PM2.5污染协同控制,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6月13日至18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徐松、唐必武等人一行到黄石市指导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通过对我市企业、工地等污染问题提供帮扶指导,强化我市一次污染物排放的管控,取得明显成效,我市空气质量大幅好转,也为下一步精准治污、完善考核机制指明了方向。
一、空气质量概况
(1)帮扶后我市空气质量参数出现“八降一增”
6月我市臭氧浓度持续攀升,共出现8天臭氧污染,其中6月6日出现了1天中度污染,臭氧污染形势严峻。省厅第二帮扶组于6月13日至18日在黄石市开展帮扶工作,指导我市企业、工地突出问题整改。18日后,在帮扶组的大力指导下和有利气象形势的助力下,我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出现了“八降一增”的良好势态,即PM2.5、PM10、臭氧、NO2、SO2和CO的浓度、污染天数和综合指数均出现大幅下降,优良率呈现明显升高。其中以臭氧浓度下降最为明显,帮扶前期,我市臭氧浓度为198微克/立方米,帮扶小组驻黄石期间,我市臭氧浓度为187微克/立方米,下降5%,月末我市臭氧浓度为115微克/立方米,相比帮扶前下降42%。
(2)各指标排名明显提升
从全省排名上来看,我市6月末各项指标的排名均有明显提升。其中,臭氧浓度排名和综合指数排名幅度提升最为明显,在13个国考城市中,臭氧浓度排名第2(提升7位),综合指数排名第5(提升3位)。(详见表1)
表1 6月各阶段我市指标变化情况及排名
时间 | 6.1-6.12 | 6.13-6.18 | 6.19-6.30 |
PM2.5/(ug/m3) | 18 | 20 | 8 |
排名 | 2 | 7 | 2 |
PM10/(ug/m3) | 49 | 54 | 32 |
排名 | 9 | 12 | 11 |
O3/(ug/m3) | 198 | 187 | 115 |
排名 | 9 | 10 | 2 |
NO2/(ug/m3) | 16 | 20 | 14 |
排名 | 8 | 11 | 11 |
SO2/(ug/m3) | 11 | 12 | 8 |
排名 | 13 | 12 | 11 |
CO/(mg/m3) | 1 | 1 | 0.7 |
排名 | 12 | 13 | 5 |
优良率/(%) | 66.7 | 33.3 | 100 |
排名 | 10 | 13 | 1 |
优良天数/(d) | 8 | 2 | 12 |
轻度污染天数/(d) | 3 | 4 | 0 |
中度污染天数/(d) | 1 | 0 | 0 |
综合指数 | 3.28 | 3.46 | 2.07 |
排名 | 8 | 12 | 5 |
表1 6月各阶段我市指标变化情况及排名
二、帮扶工作内容及成效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除了气象条件的良好助推作用以外,本次省厅帮扶指导工作给我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1)大力管控扬尘污染,做到“立行立改”
从图1可以看到,我市PM2.5和PM10浓度有显著下降幅度,PM2.5帮扶前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帮扶后为8微克/立方米,相比较帮扶前下降55.5%;PM10帮扶前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帮扶后为32微克/立方米,相比帮扶前下降35%。6月13日至18日,省厅帮扶小组始终贯彻以颗粒物和臭氧协同管控为宗旨,前后对全市工地扬尘进行现场督办,要求“立行立改”。如下陆区有轨电车项目磁湖路与大泉路工段项目工地出土作业,无喷淋降尘及车辆冲洗措施,扬尘污染现象明显,要求严格按照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的扬尘治理标准落实进行立行立改;下陆区中冶集团众邦雅安园项目施工现场部分地面未硬化,车辆行驶中扬尘较大,基坑土方开挖未采取湿法作业,现场裸土未采取覆盖降尘措施,要求严格按照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的扬尘治理标准落实进行立行立改等。我市将整改工作落到实处,举一反三,杜绝敷衍应付。
图1 6月我市PM2.5和PM10浓度变化
(2)帮扶企业涉VOCs突出问题整改,促进“一企一策”落实
6月中上旬,黄石市臭氧污染严重,浓度为198微克/立方米,在全省13个国考城市中排名第9,处于靠后位置;但月末我市臭氧浓度下降至115微克/立方米,全省13个国考城市中排名第2,臭氧浓度下降明显,VOCs浓度大幅下降,与企业减排整改密不可分。
在帮扶期间,为了尽快掌握黄石市企业现状问题,帮扶小组在13日至18日共核查了34家涉VOCs企业,包括加油站、钣金喷漆汽修店、家具制造业和包装印刷业等。针对加油站,鼓励“错峰加油”,在晚间光化学反应较弱时段,开展“一分钱加油活动”,鼓励市民夜间加油,减少白天油气挥发对臭氧生成的影响;针对包装印刷等企业查出的问题,现场制定整改方案,督促落实。如黄石市鸿福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主要问题为熔铸车间地面覆尘较重,熔铸炉存在少量无组织废气逸散未收集、活性炭吸附装置中采用的蜂窝型活性炭碘值较低,检验监测报告显示为436mg/g,低于生态环境部《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要求》中碘值要求等,针对这些问题一是要求企业应加强熔铸车间粉尘和气态污染物排放精细化管理,采取密闭作业区敞开面、强化降尘清扫、优化废气收集装置效率等方式控制物料转运、卸料、熔铸过程中的气态污染物排放;二是要求企业应选取碘值高于650mg/g的优质蜂窝活性炭,提升活性炭吸附工艺治理效率等。每个问题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整改方案,形成“一企一策”,我市大力推进企业“一企一策”问题整改。
(3)开展移动源整治工作,NO2浓度持续下降
从表1数据可以看到,我市NO2浓度出现了下降态势,帮扶前我市NO2浓度为16微克/立方米,帮扶后我市NO2浓度为14微克/立方米,下降12.5%,说明移动源的控制略显成效。针对移动源,黄石市机动车排污监控管理中心联合市交警部门,持续开展了道路遥测工作。对接法宣、科信大队,会商机动车遥感监测和黑烟车抓拍信息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移交程序,这项工作也为下一步“环保检测 公安处罚”做好了前期工作。
(4)我市加大帮扶检查力度,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在省厅帮扶组的指导下,我市加大帮扶检查力度,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是持续开展巡查督办工作。重点巡查全市扬尘问题,共检查重点工地18个,发现问题4个:西塞山区有轨电车百花隧道项目现场积尘严重,车过扬尘肆起;黄石港区长江段岸线综合整治工程(二标段)现场施工扬尘较厚,未落实湿法作业要求;下陆区发展大道墨斗山路道路建设项目一期现场施工扬尘严重;开铁区金山街道武九客运专线高架旁场地平整施工扬尘严重。均已现场督促相关责任部门责令工地整改完成。二是持续推进企业帮扶工作。针对湖北省2022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帮扶小组反馈问题清单,今日实地查看3家企业(劲佳包装有限公司、湖北石美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鑫索钢构工程有限公司)整改落实情况,了解企业提标改造、中央生态补偿资金、绩效分级申报等情况,并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收集。三是持续开展加油站综合管控。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区分局执法大队人员到开铁区开展加油站和储油库油气回收装置运行情况检查,重点检查排气阀、卸油口、加油枪等是否存在泄露、油滴或明显的油气排放现象。四是持续开展涉气企业夜查活动。6月29日晚,大冶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三中队执法人员对陈贵辖区内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等情况进行夜查,并对企业存在的问题现场提出相关要求和具体整改措施。6月30日夜至7月1日凌晨,开铁区组织执法专班对辖区部分涉气企业开展夜检夜查,重点检查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在线监控数据,并开展现场帮扶,帮助企业完善日常操作流程及台账资料管理,确保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