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访问黄石市生态环境局网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无障碍阅读 | 加入收藏 | 地图导航

解读单位 发布日期2022-02-25 12:19:01
解读类型 解读方式

正文


“十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谱写美丽黄石建设新篇章、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的五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五年。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建成“一个中心”,打造“五个示范区”的目标,为美丽黄石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为黄石深化和拓展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按照委、政府统一部署,生态环境组织编制了《黄石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将《规划》解读如下。

一、《规划》的编制过程

《规划》是市政府发布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经历了前期研究、基本思路及大纲编制、文本编制、征求意见、技术评审、报批等阶段。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开展了调研和座谈会,听取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征求市直相关部门意见,进行认真借鉴采纳。组织国家生态环境部规划院、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理工学院等单位专家对《规划》进行技术评审。《规划》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

二、《规划》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规划》共1145节,第一章为“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回顾和“十四五”时期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和指标;第二章至第十章为重点工作任务;第十一章为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一)“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回顾和“十四五”时期机遇与挑战

成效回顾:“十三五”期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按照中央、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部署,坚持“碧水、绿岸、洁产、畅流”工作思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为抓手,以长江大保护为总揽,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公众生态意识明显提升。《规划》将成效总结为:长江黄石段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治污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扎实推进、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扎实开展、环境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机遇与挑战虽然“十三五”以来,全市生态环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考核体系政策发生变化、污染物减排面临突出困难、新发展阶段出现新环境问题、新老环境问题交织形势严峻、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日益增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任重道远。“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面临多重机遇。在国家层面:一是党中央给予湖北疫后重振巨大关怀,出台了一揽子支持政策,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做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更加坚定了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将更加有利于从源头减污降碳。三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颁布实施,将更加有利于系统推进长江保护与修复。四是国家创新性的将环保政策纳入宏观经济治理政策范畴,将有利于使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内化于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政策的协同发力,提升生态环保政策效益。五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四梁八柱”式的制度改革已经基本完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在省级层面:一是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目标定位,为找准新时期湖北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定位指明了方向,将更加有利于实现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服务绿色高质量发展。二是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将有利于增强生态环境治理区域合力,推进跨行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三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应对疫情的不利影响,实施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内容之一,将更加有利于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短板问题。四是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度愈来愈高,对美好生态环境产品的需求愈来愈强烈,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愿不断增强,将更加有利于形成全民共治的环保工作格局。在市级层面:一是市委十四届一次全会提出“奋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绿色转型、县域经济发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等”五个示范区”,“努力建成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为全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污染综合防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了压倒性位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形成共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全国文明城市,增强各级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三是随着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全市上下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逐步形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创造了社会共识,将生态环境保护推至大有所为的机遇窗口。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和指标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建成“一个中心”,打造“五个示范区”的目标,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推动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为根本目的,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维护生态系统安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为黄石“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为努力建成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支撑。

基本原则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绿色发展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全民参与。

规划目标《规划》展望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黄石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布局合理,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生态安全保障能力稳定增强,基本建成碧水、蓝天、青山、绿地、美城(村)、宜居宜业的美丽黄石《规划》明确到2025年,“一带一心三廊道”的生态格局更加稳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显著增强,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全面完成省下达任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水平、环境风险防控水平、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规划指标:具体设置了包含环境质量改善、绿色低碳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风险防范、人居环境建设共五个方面共27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7项,预期性指标10项。与“十三五”相比,为了推进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落实,增设了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项约束性指标,增加了挥发性有机物减排量约束性指标;为了突出生态保护与修复,增设了生态质量指数这一项预期性指标;为了强化土壤环境风险防范、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增设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2项约束性指标;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的期盼,增设了县城污水处理率这一约束性指标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3项预期性指标。

(三)重点任务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9项重点任务。

一是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推进长江黄石段生态环境整治与修复,加强长江黄石段水污染系统防治,逐步恢复长江生态功能。二是持续推进用地、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调整,构建“一带一心三廊道”生态保护格局,促进我市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围绕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积极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协同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与污染物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共治”,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PM2.5与03协同控制,积极推进NOx和VOCs减排,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推进系统防治,开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和修复,持续改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五是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综合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积极开发利用“城市矿产”。加强农业污染防控,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七是围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强化涉重金属重点行业、危险废物、放射与电磁辐射、新污染物、工业集聚区等环境风险防控,加强生态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保障全市生态环境安全。强化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监管,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新一轮“绿满黄石”行动计划,推进生态示范创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修复,维护生态系统安全性。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化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效能。

为了推进规划任务的落实落地,《规划》谋划了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净土工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无废”工程、应对气候变化工程、人居环境提升工程、能力建设工程共8类303个项目,总投资估算1034.77亿元。

(四)保障措施

为保障《规划》顺利实施,提高《规划》落实执行力,《规划》提出四个措施。一是明确任务分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有序推进规划各项任务落实落地,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加大投入力度,坚持资金投入与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相匹配,统筹各类专项资金,向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倾斜,对重大项目优先给予资金保障强化信息公开,加大对《规划》的宣传力度,及时公开环境质量、规划指标、规划任务以及重点工程的信息。严格评估考核,加强规划实施的调度、评估和考核工作,评估考核结果向市政府报告,同时向社会公布。

三、《规划》的主要特点

《规划》主要有7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抓好长江黄石段生态环境整治与修复《规划》将其单独成章并作为规划任务的首章,提出要加强长江黄石段水污染系统防治,坚持还江于民,统筹推进江、堤、路、景建设,打造“海观山-西塞山长江休闲岸线”,稳步提升长江岸线生态功能。是突出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构建“一带一心三廊道”生态保护格局,

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是突出贯彻落实“双碳”行动《规划》将其单列一章,提出要开展碳达峰行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大力推进碳市场和低碳试点示范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四是突出打造“绿色”成为黄石“底色”。《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同时深入打好治水治山攻坚战,建设“半城山色半城湖”宜居城市。五是突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规划》提出要推进系统防治,开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和修复,推广“黄石模式”。六是突出固体废物循环利用。《规划》提出要综合利用尾矿、冶炼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积极开发利用“城市矿产”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七是突出环境风险防控。《规划》提出要强化涉重金属重点行业、危险废物、新污染物、尾矿库、工业集聚区等环境风险防控,加强生态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保障全市生态环境安全。

注:“一带一心三廊道”:一带:长江绿色发展带; 一心:田园心;三廊道:北部黄荆山生态绿廊、中部父子山生态绿廊、南部幕阜山生态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