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访问黄石市生态环境局网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无障碍阅读 | 加入收藏 | 地图导航

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26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黄石市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4-06-11 16:40


                                    A

市生态环境局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226号提案的

答复

伍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创建 助力黄石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们对我市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现就提案中涉及的相关工作答复如下

自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通过构建工作机制、创设指标体系、狠抓任务清单“三轮驱动”,不断加快工业低碳改造、农业循环发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等重点领域工作进程,探索形成固废利用行业“厂内+厂外”双循环、钢铁行业“自产自消”、铬盐生产行业“干法解毒”等无废模式,受到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一致认可。但仍存在工作机制待完善、产业发展缺保障、尾矿利用有短板、信息化手段不足等问题。为此,我们聚焦问题抓落实,采取措施补短板,推进工作再提升。

一、 夯实工作推进机制

根据《黄石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中的重点任务、具体指标、任务及项目清单,制定印发《黄石市2024年“无废城市”建设考核办法》,全市7家县(市、区)、20家市直部门纳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重要依据。每月收集各成员单位工作动态、特色做法,编发工作简报6期。每季度调度各项指标、任务进展情况,通报工作进度,形成月报送、季通报、年考核的管理机制。

二、 完善产业体系建设

持续深化产业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与专精

特新中小企业共生发展,打造安全、可控、协调、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为契机,全面推进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强化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已形成以大冶有色、中化学大江、沪士电子等企业为主的铜产业循环链;以大冶有色、大冶有色博源环保等企业为主的废弃物资回收、稀贵金属回收等七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资源吃干榨净。同时,加大项目谋划,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与引入社会资本并举,积极申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依托阳新农作物秸秆重点县项目,建设秸秆收储运中心11家。积极推进厨余垃圾利用项目,完善垃圾分类处置设施。

三、 推进尾矿利用产业化

建立以政府平台公司为核心的尾矿利用工作专班,先后

到安徽铜陵铜冠建材、河北承德建龙矿业等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单位现场考察,并与中科院国科科仪高端装备研究所、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路城建设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洽谈。综合技术、市场、经济以及生态和投资环境等因素研究分析,拟与湖北路城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建设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将尾矿利用与新型景观地面铺装材料进行有效结合与运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同时,有效解决尾矿堆积造成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面提高尾矿综合利用水平与经济效益。目前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已全面启动,正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 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

依托智慧环保信息化平台,打通多部门数据信息,建设固体废物监管“一张网”。探索“互联网+回收”新模式,合理布局前端回收网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形成覆盖面广、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方便投售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投放智能回收设备226台,覆盖小区120余个,主要回收废旧衣物、废旧塑料、废纸等,年回收量0.3万吨。同时,以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骨干企业、网络平台、运输中转为重点对象,打造涵盖回收、运输、分拣、再生利用等全过程的绿色回收链条。2023年回收废弃家电产品120万台,回收废纸、废塑料、旧衣服、废玻璃等低值可回收物22万吨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推进机制、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弘扬培育无废文化,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为加快黄石绿色转型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黄石市生态环境局

                       202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