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访问黄石市生态环境局网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无障碍阅读 | 加入收藏 | 地图导航

二〇一一年黄石市环境状况公报

来源: 时间:2012-06-19 00:00

一、环境质量状况

 

 

1、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我市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的地区有市辖区、大冶市及阳新县的城区,均采用自动检测法,执行二级标准。监测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

2011年黄石市区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空气污染指数(API)平均值为82。全年有318天空气质量状况为优良,与2010年相比减少了2天,优良率为86%。空气中SO2和NO2年均浓度分别为0.058毫克/立方米和0.027毫克/立方米, PM10年均浓度为0.114毫克/立方米,降尘年均值为14.64吨/平方公里·月,比2010年增加17.4 %。

大冶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空气污染指数(API)年平均值为77。全年有300天空气质量状况为优良,与2010年相比,优良天数下降19天,优良率为82.1 %。空气中NO2和SO2年均浓度分别为0.033毫克/立方米和0.074毫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为0.095毫克/立方米,NO2、PM10均达到二级标准,SO2未达到二级标准,降尘年均值为11.4吨/平方公里·月,比2010年减少8.1%。

阳新县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空气污染指数(API)平均值为90。全年有334天空气质量状况为优良,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1天,优良率为91.5%。空气中NO2年均浓度为0.025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SO2和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0.072毫克/立方米和0.129毫克/立方米,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降尘年均值为9.58吨/平方公里·月, 比2010年减少了3.6%。

  

2、水环境质量

-- 地表水环境质量

我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控的主要水体有:长江黄石段、磁湖、青山湖、大冶湖、保安湖、富水、舒婆湖、网湖、仙岛湖。

2011年黄石市地表水水质状况

行政区

地表水名称

执行

类别

水  质

达标率

超标项目

营 养

状 态

市辖区

长江黄石段

Ⅲ类

100%

--

--

磁  湖

Ⅲ类

82%

总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高猛酸盐指数、溶解氧、石油类

中度富营养

青山湖

Ⅴ类

86%

总磷、氨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

--

大冶市

大冶内湖

Ⅲ类

71.4%

砷(5.1倍)、氨氮(1.9倍)、氟化物(1.0倍)

中度富营养

(63.1)

大冶外湖

Ⅱ类

90.5%

总磷(0.8倍)、化学需氧量(0.1倍)

中 营 养

(上限)(47.2)

保 安 湖

Ⅱ类

90.5%

总磷(0.8倍)、高锰酸盐指数(0.1倍)

轻度富营养

(下限)(51.2)

阳新县

富  水

Ⅱ类

100%

--

--

舒婆湖

Ⅲ类

100%

--

--

网  湖

Ⅲ类

100%

--

--

仙岛湖

Ⅱ类

100%

--

--

 

2011年,长江黄石段水质Ⅲ类水质达标率为100%。

磁湖水质呈中营养化特征,Ⅲ类水质达标率为82%,比2010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超标项目有总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石油类等七项。

青山湖水质呈有机物污染和富营养化特征,Ⅴ类水质达标率86%,比2010年下降2.5个百分点。有总磷、氨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四项指标超过Ⅴ类标准。

大冶湖内湖水质为劣Ⅴ类,水质达标率71.4 %,比2010年下降6.4个百分点,水质为中度富营养(63.1),水质呈现有机物污染和富营养化特征。有砷(5.1倍)、氨氮(1.9倍)、氟化物(1.0倍)等三项指标超过Ⅴ类标准。

大冶湖外湖水质为Ⅲ类水质,水质达标率90.5 %,与2010年基本持平。有总磷(0.8倍)、化学需氧量(0.1倍)等二项指标超过Ⅱ类标准。水质为中营养(上限、47.2)富营养,水质略呈现有机物污染和富营养化特征趋势。

保安湖中心水域水质为Ⅲ类,水质达标率90.5 %,与2010年基本持平。水质为轻度富营养(下限、51.2)富营养,水质呈现有机物污染和富营养化特征,有总磷(0.8倍)、高锰酸盐指数(0.1倍)等二项指标超过Ⅱ类标准。

富水下游水质各监测断面Ⅱ类水质达标率为100%;

网湖Ⅲ类水质达标率为100%;

舒婆湖Ⅲ类水质达标率为100%;

仙岛湖风景区Ⅱ类水质达标率为100%。

-- 饮用水源地水质

长江和富水是我市主要饮用水水源。长江黄石段饮用水源断面和富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3、城市声环境质量

-- 区域环境噪声

2011年市辖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5分贝,质量等级为轻度污染,比2010年下降0.1分贝,大于55分贝面积的比例为55.5%。主要声源是生活噪声(占63.4%),其次是交通噪声(占29.7%),其它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合计7.0%。

大冶市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昼夜平均值为51.6分贝,比2010年下降0.1分贝,大于55分贝面积的比例为21.8%,质量等级为较好。主要声源是社会生活噪声(占54.6%),其次是交通噪声(占26.2%),其它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其它噪声合计19.1%。

阳新县兴国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7.8分贝,小于标准,比2010年下降0.5分贝,大于55分贝面积的比例为43.3%,质量等级为轻度污染。主要声源是生活噪声(占71.2%),其次是交通噪声(占18.9%),其它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合计小于9.9%。

 

2011年黄石市区域环境噪声情况

行政区

平均等效声级

质量等级

主要声源及构成比

市辖区

55.5分贝

轻度污染

生活噪声63.4%,交通噪声29.7%

大冶市

51.6分贝

较 好

生活噪声54.6%,交通噪声26.2%

阳新县

57.8分贝

较 好

生活噪声71.2%、交通噪声18.9%

 

-- 道路交通噪声

2011年市辖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7.9分贝,与2010年下降0.1个分贝,超过70分贝的路段占总干线长度的42.4%,质量等级为好。

大冶市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73.7分贝,超过标准3.7分贝,比2010年上升1.0分贝,超过70分贝的路段占总干线长度的87.5%。质量等级为中度污染。

阳新县兴国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7.8分贝,小于标准,比2010年下降0.3分贝,超过70分贝的路段占总干线长度的70%,质量等级为轻度污染。

 

2011年黄石市道路交通噪声情况

行政区

平均等效声级

质量等级

超过70分贝的路段占总干线长度百分比

市辖区

67.9分贝

42.4%

大冶市

73.7分贝

中度污染

87.5%

阳新县

67.8分贝

轻度污染

70%

 

4、降水与酸雨

2011年,市辖区降水pH年均值为5.59,酸雨pH均值为4.78 ,酸雨率为28.7%。与2010年相比,酸雨率上升了16.3个百分点。

大冶市城区降水pH年均值为6.25,酸雨pH均值为5.20,酸雨率为27.1%。与2010年相比,酸雨率下降了14.6百分点。

阳新县兴国城区降水pH年均值为5.80,酸雨pH均值为5.00,酸雨率为45.9%。与2010年相比,酸雨率下降了12个百分点。

 

2011年黄石市降水与酸雨情况

行政区

降水pH年均值

酸雨pH年均值

酸雨出现率

降水pH范围

市辖区

5.59

4.78

28.7%

4.22--8.55

大冶市

6.25

5.20

27.1%

4.65--7.74

阳新县

5.80

5.00

45.9%

4.10--7.50

 

 

 

二、环境污染状况

 

 1、废  气

2011年,黄石市大气环境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工业废气及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冶炼、电力和建材等行业,累计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6.9%、90.1%、85.6%。

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9.53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9.15万吨,占排放总量的96.0%;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6.40万吨,其中工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为5.54万吨,占排放总量的86.6%;烟(粉)尘排放总量为3.84万吨,其中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3.66万吨,占排放总量的95.3%。

2011年黄石市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

单位:万吨

行政区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烟(粉)尘

总量

其中:工业

总量

其中:工业

总量

其中:工业

全  市

9.53

9.15

6.40

5.54

3.84

3.66

市辖区

6.38

6.18

4.61

3.76

1.79

1.65

大冶市

2.78

2.66

1.09

1.08

0.86

0.83

阳新县

0.37

0.31

0.70

0.70

1.19

1.18

 

2、废

2011年,黄石市废水排放总量1.60亿吨,比上年降低16.2%,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89亿吨,占排放总量的55.6%,工业废水排放量为0.71亿吨。城市污水处理厂6座,日处理能力27万吨,全年处理生活污水7197.5万吨。

工业废水主要排放去向为大冶湖和长江黄石段。主要排放行业是采选、冶炼和化工等行业,累计工业企业占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89.8%。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是COD和氨氮,仍然是生活污染比率偏重。COD排放总量为35199.94吨,其中生活COD排放量为19708.85吨,占排放总量的56.0%;氨氮排放总量为4333.30吨,其中生活氨氮排放量为2984.35吨,占排放总量的68.87%。

 

2011年黄石市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

单位:万吨

行政区

废水排放量

COD

氮氨

总量

其中:工业

总量

其中:工业

总量

其中:工业

全  市

15969.59

7061.94

3.52

0.59

0.4333

0.0389

市辖区

8044.58

3524.79

1.50

0.35

0.1926

0.0248

大冶市

5560.71

2693.56

1.30

0.18

0.1389

0.0055

阳新县

2364.30

843.59

0.72

0.06

0.1018

0.0085

 

 

3、工业固体废物

 

2011年,黄石市工业固体废物种类主要是尾矿、冶炼废渣、粉煤灰和炉渣。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592.29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1478.94万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有63.24万吨),处置量为63.26万吨,贮存量为110.64万吨、倾倒丢弃量为2.69万吨。危险废物产生量为7.43万吨,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8.56万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为7.47万吨),危险废物处置量为6.34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为93.15%,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为100%。

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主要行业是采选、冶炼、电力等行业,累计占总产生量的97.2%。主要来源企业是黄石工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胡家湾煤业分公司、湖北(华电)西塞山发电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铜山口铜矿、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金山店铁矿、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冶铁矿、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铜绿山铜铁矿、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黄石热电厂、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丰山铜矿,以上十家企业产生量占总量的65.70%。

2011年黄石市工业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

单位:万吨

行政区

固废产生量

综合利用量

综合利用率(%)

贮存量

贮存率(%)

全  市

1599.71

1487.5

93%

110.64

7%

市辖区

680.92

682.82

100%

9.09

1%

大冶市

689.48

617.06

89%

50.78

7%

阳新县

229.31

187.62

82%

50.78

22%

 

4、总量控制完成情况

我市"十二五"时期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4项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污总量控­­­制管理,完成情况如下:

2011年黄石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成情况

单位:万吨

污染物名称

2011年

2010年

2011年

计划指标

完成情况

二氧化硫

9.53

12.17

12.02

完 成

氮氧化物

6.40

5.49

5.46

--

化学需氧量

3.52

3.69

3.65

完 成

氨 氮

0.4333

0.4686

0.4653

完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