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 宾: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水华
时 间:2025-06-20 10:00
摘 要: 今年年初,“新春第一会”提出要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6月20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水华做客访谈栏目,向网友们介绍我省推进建设美丽湖北,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相关情况。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我是主持人刘曲。
今年年初,“新春第一会”提出要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今天我们有幸请到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水华做客访谈栏目,向网友们介绍我省推进建设美丽湖北,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相关情况。欢迎您,周厅长。
周水华: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首先请您为网友们介绍下,我省推进美丽湖北建设有怎样的基础?
周水华:湖北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省份,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并把“美丽湖北”作为支点建设七大战略之一重点推进,描绘了美丽湖北建设的宏伟蓝图。总体来说,我省推进美丽湖北建设有着以下几个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生态地位重要。湖北是长江干线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和三峡库坝区所在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肩负着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特殊使命。
二是生态禀赋优渥。湖北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42.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重要湿地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数量在中部第1,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不负先天禀赋,守护好荆山楚水是湖北的必然选择。
三是生态基底厚实。湖北生态质量指数(EQI)常年保持一类。长江、汉江、清江干流水质连续多年保持Ⅱ类,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从鱼米之乡的平原湖区,到生物宝库的崇山峻岭,湖北的生态版图完整丰富、根基扎实。
四是生态创新领先。湖北碳市场交易规模在试点省份中处于领先,排污权交易累计成交金额走在中部前列。在全国率先形成省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实现县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全覆盖。建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这些都为美丽湖北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主持人:听到您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我省在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最近省级发布了《关于实施美丽湖北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的行动方案》,请问我省在“整体提升生态承载力”方面有什么样的部署安排?
周水华:实施美丽湖北战略,对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意义重大。在“整体提升生态承载力”这个核心任务上,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安排:
第一是明确目标。我们把近期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明确了三个阶段的目标,到2027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到2030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到2035年,实现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湖北高标准建成。
第二是明确任务。我们将美丽湖北战略细化为六大行动,包括长江高水平保护提质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美丽”系列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接下来就是一步步抓好落实,让六大行动真正落地见效。
第三是明确路径。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积极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山川建设。要让老百姓时刻感受到生态环境变化,无论走到哪儿,都能推窗见绿、抬头望山、低头亲水,感受到荆楚大地山清水秀、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美好景象。
主持人:您上面提到,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是《行动方案》中的重要目标,请问我省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工作进展如何?
周水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政治责任和不懈追求。我们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省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水更清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实施重点水体“一水一策”,加强水质提质攻坚,2024年全省190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5.8%,比上一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是“十四五”以来最好水平。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随处可见。
二是天更蓝了。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综合整治和深度治理,扎实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2024年全省17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3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85.7%,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蓝天白云已成为新常态。
三是土更净了。坚持分类施策,分类管控,2024年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9%,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企业关改搬迁留下的污染地块,得到有效管控和治理修复,重点建设用地全部实现安全利用。
这些数据背后,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让人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主持人:《行动方案》中提到突出支点建设“生态环境优渥”内涵,围绕支点建设,请问未来我省有哪些重要举措?
周水华:我们围绕打造先行示范的生态支点,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湖北样板,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快推进:
一是长江高水平保护提质增效,继续实施长江大保护“双十工程”“双十行动”,深入打好湖库治理、入河入湖排污口治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化工企业污染防治等四项攻坚战,目标就是着力解决好重要领域、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持续发力,坚持控源、截污、活水、修复,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聚焦大气污染固定源、移动源、面源、外源“四源齐控”,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坚持防新增、去存量、控风险,不断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环境问题。
三是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进,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绿色制度三大体系,拓宽转化通道,让优质的生态产品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价值,提升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
主持人:您提到了美丽系列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等细胞工程建设是美丽湖北建设的重要组成,能否请您介绍下我省是如何部署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的?
周水华: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期待,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聚焦城乡生态环保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积极推进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
在美丽城市建设方面。我们的方向很明确,就是要达到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服务业,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整治油烟异味、噪声污染等老百姓身边的环境问题,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们还将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推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提高城市智慧治理能力。总的目标就是,通过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管理,分批建成各美其美、群众满意的美丽城市,力争2035年实现美丽城市建设全覆盖,让人民群众在美丽家园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重点抓好几个关键: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两山”转化、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宜居宜业等,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具体行动上,实施“三堆两垛”、“厕污垃”、“吊脚楼”三大整治行动,动态排查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推进农村“四旁”绿化,实施村庄微改造、精提升。我们的愿景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重现乡村‘河里游泳、溪里捉鱼’的亲水记忆,让“美丽湖北”从愿景走向现实。
最后我想说,建设美丽湖北,我们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而是保护者、建设者,最终也是受益者。希望广大网友和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从自身做起,共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让荆楚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主持人:谢谢周厅长全面的介绍和详细的解读,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再见!
周水华:感谢各位网友,感谢主持人,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