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访问黄石市生态环境局网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无障碍阅读 | 加入收藏 | 地图导航

黄石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19-10-10 15:09

 

  • 嘉宾: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黄经文

  • 时间:2019-09-24 09:00

  • 摘要:本期《在线访谈》的主题是“黄石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的探索与实践”。我们邀请到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经文,对“黄石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的探索与实践”相关话题进行在线访谈。

  •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湖北省生态环境厅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本期《在线访谈》的嘉宾是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经文。

  • 黄经文: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 主持人:欢迎黄局长的到来。2016年,黄石市获批纳入全国6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之一。三年来,黄石市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 黄经文: 黄石市,因矿建厂、因厂建市,有着3000多年冶炼史、100多年开发史,是全国重要的原材料基地。长期大规模的资源开采给黄石留下了较大的生态赤字和沉重的历史包袱。

  • 我市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查、防、管、治、建”为主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强力推进源头防控,开展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实施重点区域受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工程,从制度、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初步构建起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制度体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018年8月,生态环境部认定我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2019年7月5日,生态环境部在浙江召开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经验交流暨现场推进会,我市受邀作大会交流发言,介绍我市土壤污染防治经验。同时,我市3个防治项目分别入选全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典型案例、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案例。

  • 主持人:那么其实这几年,黄石市是在土壤污染防治基础薄弱、问题复杂且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创新探索出了土壤污染防治新模式,从而给全国土壤污染防治提供了可推广复制的新“样本”经验。黄石市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 黄经文:第一、源头阻断,严防重点行业土壤污染。2012年以来,我市按照“十个一律,六个到位”要求,先后关停了“五小”企业近千家,实现区域无“五小”,年均削减铅排放量430.4千克、汞排放量0.56千克、镉排放量110千克、砷排放量857.3千克、铬排放量2483千克,涉重源头防控成效显著。

  • 对于新改扩建涉重金属重点行业建设项目,我们通过严格行业准入、规范规划设计、强化重点区域防控、实施土壤地下水监测、压实过程监管等手段,立体构建起“途径阻断+多级防控”的风险防控体系。

  • 第二、因地制宜,严格污染地块开发利用风险管控。按照“应防则防、应控则控、应修则修”的思路,我们依规划、依用途,实施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以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东钢厂区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为例。该地块占地面积70.14公顷,建于1958年,曾经从事炼钢、炼铁、焦化、烧结、轧钢等生产活动,于2015年正式关停,是典型的“大多重杂”的复合性污染地块。该地块规划为集工业文化、休闲度假、创意影视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用地。针对规划的不同用途,我们在修复实践过程中分别采取了相应的技术。其中建构筑物拆除区域,对浅层利用层实施治理修复、对深层土壤采取“两布一膜+干净黏土阻隔”的风险管控技术;建筑物保留交叉区域和行道树保留区域采取同样的风险管控技术;建筑物保留区域则采用“高压水清洗+机械铲削”方法。按照“边实践、边总结”的思路,我们编制完成了“保留建筑物周边污染土壤风险管控技术流程”、“行道树风险管控施工技术流程 ”,在遗址保留建筑物风险管控技术方法上积累了宝贵经验,初步形成了大型污染场地修复与工业遗址公园协同开发的棕地建设模式。

  • 第三、分类施策,大力推进受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

  • 一是率先探索全县域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在全国率先开展阳新全县域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试点。以原环境保护部等三部委历史调查数据为基础,补采、分析土壤及农作物样品 3578 个,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现场踏勘、高分遥感影像解译,以及农用地地块边界、村界、道路、沟渠等界线及种植习惯等,对全县114.74万亩农用地开展了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划定技术方法具有示范意义,划定结果将作为阳新县开展农用地安全利用工作的重要依据。

  • 二是四步法构建区域农用地安全利用模式。按照“重金属源头管控、农用地安全利用试点、万亩安全利用示范、技术体系建设”四步法的总体构想,我们在前期涉重源头防控工作基础上,深入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试点、示范。

  • 2014年,我们选取大冶市金湖街办曾经受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283亩农用地,实施管控治理修复试点项目。通过“控源、调整、修复”,将农田耕作层土壤中重金属镉、砷等污染物浓度降至目标修复值以下,在工程实践中总结提炼出重金属污染农用地修复治理六字决,筛选出蓖麻等10种超富集植物、艾草等17种安全种植植物。

  • 在283亩农用地试点基础上,2018年,我们扩大农用地安全利用面积,大力推进10054亩农田安全利用国家示范项目建设。目前项目已全面进入工程实施阶段,计划于2020完成各项任务和目标要求。

  • 第四、部门联动,构建污染地块全过程管理机制。

  • 2017年,我们先后印发了《关于改进和优化建设用地预审的通知》、《关于落实建设用地准入土壤污染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土地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2018年共有34宗地块在用地预审环节落实了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制度和多部门联动制度,从源头确保了“净地”开发要求。在实践基础上,我们编制了《黄石市工业企业遗留场地风险管控和修复管理办法》,从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及其效果评估等不同环节,进一步明确了污染地块准入要求。

  • 第五、产研结合,大力培育本土化产业技术力量。

  • 从持续推进黄石土壤污染防治角度出发,引导黄石市环投公司等三方共同发起成立了湖北环境修复与治理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依托武汉大学、中科院等多所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优势,成功研发工业场地有机污染物微生物降解技术。对工业场地多环芳烃污染,已筛选出降解菌203株,采取复配强化措施,可在4周内修复达标,较常规修复方法成本可降低40%。今年7月,我市3个防治项目分别入选全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典型案例、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案例。

  • 主持人:黄局长刚才的介绍十分具体,那么在全国来看,黄石市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上有哪些亮点和可以推广的经验?

  • 黄经文:第一、土壤污染防治需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以电路板行业为例,我市是继珠三角、长三角后国内第三大电路板产业集聚区,是我市管控的重点行业。近年来,我们引导电路板企业在重点生产区域全面实施“干湿分层+管道架空”的空间布局,在土壤污染潜在的重点泄露区域采取“围堰+液体收集托盘+泄漏液体收集沟渠+围挡+PP地板保护”的五级防控措施,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印制电路板行业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模式。根据相关检测报告,我市现有7家电路板企业周边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 第二、土壤污染防治需夯实基础、分类管理。

  • 第三、土壤污染防治需注重制度先行、建章立制。按照“边实践、边总结”的思路,我市编制完成了《农用地土壤日常监测技术规范》、《农用地土壤替代种植技术规范》等五项技术文件,将经验做法固化为地方技术指南性文件.我市还联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先后编制完成了《黄石市重点企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指南》等多项规章制度,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机制奠定起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 主持人:那么现在黄石市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针对这些困难您有什么建议?

  • 黄经文:第一、源头预防是关键。土壤污染防治应逐步由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转变,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建议:一是推进土壤污染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二是建议发改委、工信部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行业规范条件》时,进一步提高有色金属冶炼等土壤污染重点行业准入门槛。

  • 第二、成熟技术略显匮乏。目前土壤修复治理应用较普遍的技术有固化稳定化发和植物修复法。固化稳定化技术治标不治本,虽成本低、技术成熟,但污染物并没有从土壤中根本去除,固化稳定化后污染物存在溢出的风险。植物修复技术修复周期长,虽无二次污染物,但超富集植物生长缓慢,高富集量小。建议着力研发更安全、低成本、环境友好、能大面积应用的生物修复技术和物化稳定技术。

  • 第三、项目实施周期与资金管理要求难以匹配。土壤治理项目要完成8个环节,至少经历3次招投标,特别是农田类项目还面临土地流转等工农关系协调问题,项目实施周期长,与专项资金使用时限要求存在冲突,地方面临较大的资金考核压力。考虑土壤修复治理的复杂性,建议:一是探索压缩合并删减环节;二是适当放宽土壤专项资金的使用时限。

  • 第四、工程项目计价规范缺乏。土壤污染因子、污染程度及修复技术方法差异,且缺乏统一的标准依据,工程计价难度大。建议出台土壤修复治理工程计价规范和指导性标准。

  •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黄局长。本期《在线访谈》到这就结束了。下期再见!

  • 黄经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