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制定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标准 黄石空气质量近3年最佳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5-05-06 00:0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通讯员 李斌 喻妙

记者:黄石,曾因工业发展面临水环境污染挑战,如何打好碧水攻坚战?

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红珍:近年来,黄石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打响了一场水环境治理的攻坚战。2024年,黄石市11个省控以上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90.9%,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其中,5个国控断面全部达到Ⅱ类水质,优良水体比例达100%;长江干流水质持续保持在Ⅱ类。

以大冶湖、网湖、保安湖、三山湖等省控湖泊为重点,黄石对入湖排污口开展科学分类、依标整治、规范化建设,4个省控重点湖泊共138个入湖排污口均已完成排查、监测、溯源工作。省控湖泊入湖排口完成整治129个,整治完成率为93.48%。积极推进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黄石与鄂州、咸宁签订了长江、高桥河、富水等三个跨市断面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建立了跨界流域协调监管和治理机制。

大冶湖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以来,黄石投入水生态环境治理资金1.5亿元,实施了磊山湖综合治理、山南污水厂尾水提标等重点工程,大冶湖水质明显改善。网湖通过流域综合治理实现生态蝶变,去年1月至12月,网湖年平均水质达到Ⅳ类标准,提前完成湖北下达的“十四五”规划考核目标。

记者:黄石如何推进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在绿色转型上提质增效?

张红珍:2024年,黄石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PM2.5改善幅度在省级13个国考城市中排名第三,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改善幅度进入前20,全市空气质量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为近3年最好成绩。

在控源减排措施上,黄石推进钢铁、水泥超低排放改造,在全省率先制定地方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标准,帮扶企业争取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2.36亿元,推动企业从“被动治污”走向“自主减排”,3家长流程钢铁和5家水泥熟料生产企业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同比下降20.1%、24.6%。

记者:黄石建设“无废城市”取得了哪些成果?

张红珍:近年来,黄石锚定高起点“无废城市”建设格局,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8家、绿色矿山9家。全市生活垃圾焚烧零填埋,处理能力达到1900吨/天。

黄石探索建立固体废物利用行业“厂内+厂外”双循环、钢铁行业“自产自销”等“黄石模式”,年资源化利用产值达到6亿元。黄石将聚焦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难等现实问题,不断延伸产业链、价值链,让循环经济迸发更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