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石市下陆区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美丽下陆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攻坚战役纵深推进,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蓝天保卫战精准发力。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机制,对35家重点涉气企业实施“一厂一策”差异化管控。精细化治理道路扬尘,严控渣土运输污染。强化餐饮油烟治理,有效回应群众关切。今年来,全区空气质量显著提升,“下陆蓝”成为常态,PM₂.₅平均浓度降至27.5微克/立方米,位居全市前列,较“十四五”初期下降10.5%。
碧水保卫战系统施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巡湖576次,解决突出问题181个。大力推进团城山片区厂网河湖一体化综合整治,修复改造污水管网,改造混错接点,从源头削减入河湖污染负荷。积极谋划并推进磁湖下陆片区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项目,成功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支持。近年来,全区水环境治理成效显现,磁湖等重点水体水质稳步改善,2025年上半年磁湖理工学院市控点位水质提升至Ⅲ类。
净土保卫战巩固基础。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配合开展辖区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严格重点单位监管,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13家,督促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及自行监测等。常态化更新新增重点建设用地基础信息台账,督促土地责任人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得到有效保障。2024年已完成蜂烈山黄石国家基本气象站等5个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专家评审。
监管服务并重并举,发展支撑更加有力
严格执法守牢底线。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近三年来,立案53起,罚款349万余元,同时落实包容审慎监管,对符合条件案件依法不予处罚。强化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聚焦涉重、危废等重点行业企业,检查142家次,排查问题46个均已整改,未发生重大环境安全事件。
优化服务助推发展。全力服务湖北新型绿色智能表面处理产业园等省重点项目建设,保障环境要素指标,帮扶企业办理环评审批。积极“向上争取”,成功为大冶有色、中铜华中铜业、东楚集团等企业争取中央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助力企业绿色升级。
减排扩容腾出空间。深入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十四五”期间水、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腾出宝贵环境容量。
创建引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生态成果
生态示范创建成果丰硕。团城山街道成功创建省级生态街道,9个社区获评省级生态社区。充分利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12·4国家法制日”等契机,开展各类生态环境主题宣传活动,组建多支环保志愿服务队,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凝聚起共建美丽下陆的强大合力。
“无废城市”建设初显成效。下陆区围绕“无废城市”建设,深化完善环保税税收支持企业绿色发展机制,推动中化学大江公司等企业深入探索“无废模式”,“工业固体废物利用行业厂内+厂外双循环”入选10个省级“无废城市”建设优秀案例。磁湖湿地公园美丽河湖等多个案例获省级通报表扬。
创新开展“宁静小区”试点。下陆区以“码上办”微平台留言等方式畅通居民投诉渠道,及时处理和解决居民反映的噪声问题,提升声环境品质。同时通过社区活动及微信公众号,向小区居民宣讲绿色、宁静的生活方式,提升居民“宁静生活”意识。

